CESA:具有能感知、会描述、自学习、会诊断、可决策、自执行和自适应等特征的新型运维方式。

信通院: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科学在IT运营问题上的应用, 用于增强和部分替代主要的IT运营功能。

VS模型框架(信通院)

共4层:数据层、 智能计算层、 应用场景层和配置管理层,31项能力,每个能力项均有对应的5级成熟度要求。

一级:初始智能化运维, 由运维人员根据系统软件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 并基于规则辅助完成运维操作;

二级:辅助智能化运维, 基于智能技术由系统软件对单个场景做出初步分析, 运维人员参考并进行最终决策, 系统软件自动完成运维操作;

三级:进阶智能化运维, 基于智能技术由系统软件对多个场景做出协同分析并给出运维决策建议,运维人员参考决策建议并进行最终决策, 系统软件自动完成运维操作;

四级:全面智能化运维, 基于智能技术自动完成复杂场景的综合性运维决策与操作, 运维人员对决策操作进行监督并协助系统软件自动优化学习;

五级:高度智能化运维, 基于智能技术自动完成全场景的协同运维决策与操作, 系统软件具备自学习能力, 可根据操作/经验提升现有能力或进行知识迁移快速覆盖。

 

image

VS模型框架(CESA)

智能运维能力框架包括组织治理、智能特征、智能运维场景实现、能力域和能力要素5大模块,其中能力要素是构建智能运维能力的基础。组织需在组织治理的指导下,对智能运维场景实现提出能力建设要求,开展智能运维能力规划和建设。组织通过场景分析、场景构建、场景交付和效果评估四个过程,基于数据管理能力域提供的高质量数据,结合分析决策能力域做出合理判断或结论,并根据需要驱动自动控制能力域执行运维操作,使运维场景具备智能特征,提升智能运维水平,实现质量可靠、安全可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image

差异性

CESA的标准更像一个方法论,指导我们应该怎么来做智能运维,场景分析–>场景构建–>场景交付–>效果评估。虽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常用场景(但不是全部),更多的是强调场景如何开发与构建,并在标准附录中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

信通院的标准是一个基于能力成熟度可以落地评测的标准,用于评估能力成熟度(1-5级),所以并未强调如何去做智能运维,而是把重点放在评测上,并且场景与能力是固定的(31个,这也容易理解,毕竟是一个评测标准)。

两个标准的共性

都强调智能运维是以场景化为基础的。

数据运维能力是智能运维的基础层。

都强调单一场景、复合场景。

将智能运维场景划分维度相同:质量、成本、效率、安全。

总结

两个标准各有所长,成熟度评估(信通院标准)标准的好处在于可以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智能运维,知道我们当前水平在哪和下一步要提升的方向。以告警收敛场景为例,2级要求可以将一个维度(同一类型设备所产生的大量重复告警)的告警进行压缩,而3级要求可对复合维度(同一个故障现象,多种类型的设备均产生了告警)告警进行压缩,并仅告知上层业务服务告警。方法论(CESA标准)的优势在于授业解惑,一个智能运维场景的诞生需要定义场景目标、活动、用到的能力域中的能力、人员要求、所用到的技术与工具、过程活动(流程)、所用到的算法、评价指标等。